會議設置特邀報告、大會邀請報告、青年學者口頭報告三個環節。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郝小江做了題為《粉花繡線菊復合群的化學與生物學研究》(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udy of Spiraea japonica Complex)的大會特邀報告。香港科技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新疆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生物有機化學研究所、塔吉克斯坦中塔天然產物創新研究中心等專家學者通過20個邀請報告和口頭報告分別圍繞天然化合物化學研究、可食和藥用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產業綠色發展、生產加工標準化與功能產品開發研究、可食和藥用植物功能物質及作用機制研究等領域發表各自的研究成果與思路見解。
11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學、新疆醫科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主辦的第七屆可食和藥用植物資源及功能成分國際學術研討會以視頻方式舉行。 會議以“一帶一路大健康產業發展”為主題。來自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等的74家單位的366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共商可食和藥用植物資源開發利用與產業的創新與發展。會議開通了直播觀看頻道,線上直播觀看逾3萬人次。 開幕式上,會議主席、新疆醫科大學校長、新疆理化所學術副所長阿吉艾克拜爾·艾薩,香港科技大學教授詹華強分別致辭。 會議設置特邀報告、大會邀請報告、青年學者口頭報告三個環節。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郝小江做了題為《粉花繡線菊復合群的化學與生物學研究》(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tudy of Spiraea japonica Complex)的大會特邀報告。香港科技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陜西中醫藥大學、新疆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生物有機化學研究所、塔吉克斯坦中塔天然產物創新研究中心等專家學者通過20個邀請報告和口頭報告分別圍繞天然化合物化學研究、可食和藥用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產業綠色發展、生產加工標準化與功能產品開發研究、可食和藥用植物功能物質及作用機制研究等領域發表各自的研究成果與思路見解。 會議還收到來自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陜西中醫藥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烏茲別克斯坦科學院植物化學研究所、吉爾吉斯科學院化學與植物技術研究所、土庫曼斯坦衛生和醫療工業部藥用植物研究所等70多家單位的會議論文200余篇。 可食和藥用植物資源及功能成分國際學術研討會自2008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