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繼中國科學院黨組專題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之后,10月25日下午,中科院召開全院黨的二十大精神傳達學習會。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主持會議,就做好全院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貫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副院長、黨組副書記陰和俊等在京院領導班子成員、部分院老領導出席會議。
會議傳達了黨的二十大精神。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所作報告,是黨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
會議認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根本在于確立了習近平同志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皟蓚€確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作出的重大政治抉擇,是新時代十年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也是取得偉大變革的根本原因,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具有決定性意義。
會議認為,黨的二十大充分吸收新的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將黨的二十大報告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戰略思想寫入黨章。修改后的黨章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充分體現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充分體現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的新鮮經驗,更加適應新形勢新任務對黨的工作和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進一步體現黨章作為黨的根本大法的指導地位,有利于全黨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行動。
侯建國就全院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作出部署。一是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牢記“國之大者”,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二是要牢記“三個務必”,以“兩個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堅定,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強政治保證。三是要完整準確把握黨中央關于科技創新的新部署新要求,準確把握“教育、科技、人才”的辯證關系和發展邏輯,構建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協同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格局,增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責任感使命感。四是要聚焦主責主業、狠抓工作落實,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院黨組各項工作部署,努力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五是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加強組織領導,精心安排部署,緊密結合中心工作,推動二十大精神在各部門、各單位、各層面落實落地。
侯建國強調,全院上下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對中科院提出的“四個率先”和“兩加快一努力”目標要求,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推進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作出應有的創新貢獻。
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會議采取視頻形式召開。全院黨的二十大代表、列席人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科院紀檢監察組、院機關部門負責人,院屬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離退休老同志代表在主會場或視頻分會場參加會議。
傳達學習會現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