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學者風采

李德生:勤奮為鑰,探“油里乾坤”

2022-11-25 中國科學報 馮麗妃
【字體:

語音播報

中科院學部局供圖

  今年10月,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德生迎來期頤之年?;仡櫚倌耆松?,玉門、大慶、延長、勝利、大港、華北、遼河……中國幾乎每一個大油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在尋找油氣這條道路上,李德生攬獲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在內的眾多國內外獎項。

  “世界上有一些天才。但我認為自己不是天才?!痹诶畹律淖值淅?,開啟“油里乾坤”的鑰匙唯有“勤奮”。

  從上海灘到戈壁灘

  1922年10月17日,李德生出生在上海的一條弄堂里。1938年,李德生剛讀完初中,便被迫告別親人,穿越日寇封鎖的錢塘江,輾轉浙江麗水,以淪陷區學生的身份入讀浙江省立臨時聯合高中。1941年,他高中畢業后趕赴湖南衡陽,參加多所大學聯合招生的自主招考,被重慶中央大學地質系錄取。

  由于家境貧困,大學四年李德生一直靠戰區學生貸金維持生活,學習機會來之不易。他如饑似渴地聆聽中國地質力學創立者李四光等地質學前輩的教誨。

  大學期間的一件小事,讓李德生下定了找油的決心。

  當時,日軍占領了中國半壁江山,抗日后方汽油和柴油奇缺。從學校所在郊區通往重慶市區的校車,大都以木炭爐產生的煤氣作燃料,有時用桐油、茶油、菜籽油等植物油煉制的柴油作燃料?!坝眠@種油驅動汽車速度非常慢,走走停停,一個小時的車程通常需要花費兩個多小時?!崩畹律貞浀?。

  這對他觸動很大。沒有石油,飛機、坦克、汽車就是一堆廢鐵,也就沒有化纖、化肥等化工產品。彼時,國內的石油工業幾乎是一片空白,可謂“一滴汽油一滴血”。李德生為此將經濟地質學作為專業方向,希望為國家石油勘探開發出一份力。

  1945年,李德生畢業前夕,玉門油礦礦長嚴爽到重慶中央大學“招兵買馬”,表示“只要是中央大學的畢業生,來者不拒”。由于玉門條件艱苦,在地質系的十幾名畢業生中,只有3人報了名。李德生就是其中之一。

  23歲的李德生爬上了一輛裝滿物資的卡車,一路前往玉門,踏上為祖國尋油找氣的人生之旅。

  來到玉門后,李德生在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翁文波帶領下,成為中國第一支重力勘探隊的隊員。在風沙遮眼的戈壁灘,書生們學會了騎馬、騎驢,甚至騎駱駝。為了找油,他們曾走過河西走廊的廣大地區,三次穿越祁連山脈分水嶺,進行重磁力勘探。

  1946年,李德生轉赴上海,先后前往臺灣、江蘇等地進行重磁力勘探詳查,并于1950年調任延長油礦主任地質師。豐富的實踐經歷使他在技能上迅速成長,逐漸成為石油地質領域的行家里手。

  1954年9月,32歲的李德生重回玉門,任玉門礦務局總地質師。在他的帶領下,玉門相繼發現白楊河、鴨兒峽等5個油田,并在1958年使原油產量從最初的7萬噸躍升到100萬噸,建成新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半個世紀后,李德生獲頒70年來唯一的“玉門油田開發建設功勛地質師”榮譽證書,以表彰他在玉門油田開發建設中的卓越貢獻。

  轉戰南北露崢嶸

  “你先去西北,明年我就過來,到時候我們把家安頓在玉門?!痹诶畹律鷱闹貞c去玉門那天,大學時的女友朱琪昌前來送行。后來,她果然也來了玉門,成了他的妻子,在油層物理方面的實驗室工作。

  家是安頓下來了,李德生走南闖北的腳步幾十年間卻從未停下來。

  甘肅、上海、陜西、四川、黑龍江、山東、天津、河北、遼寧、河南……他用木板釘幾個箱子,拖著行李就出發了。除了大女兒李允晨外,李德生的其他三個兒女都出生在油田,他們的名字也都打上了父親工作歷程的烙?。豪蠲C(甘肅)、李玉(玉門)、李延(延長)。

  轉戰南北半個世紀,李德生的找油生涯中有太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有人生的險峰,也有低谷。

  作為大慶油田的發現者之一,李德生贏得了“三點定乾坤”的美譽。

  大慶石油會戰前夕,如何擺脫“洋油”、生產出自己的工業血液,成為壓在眾人心頭的一塊巨石。時任石油工業部部長的余秋里肩扛重任,心急如焚。川中石油會戰的經驗教訓,讓他對松遼盆地地下油藏的勘探開發慎之又慎。當問及李德生時,他絲毫沒有因川中會戰時大膽發表意見受到批評而不敢言語,根據對地震構造圖和沉積相的研究,以薩爾圖、杏樹崗、喇嘛甸3個構造高點圈出一面積,回答說:“大慶長垣北部構造面積大,近物源,儲層厚度可能增大,可以向大慶長垣北部甩開勘探?!弊罱K通過在這三個高點部署的井位,證實了大慶長垣巨型油田的存在。

  1964年,大慶油田開發面積內原油年產量達500萬噸,使我國實現石油基本自給。1976年大慶油田全面投入開發后,原油年產量穩定在5000萬噸以上,我國徹底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1982年,“大慶油田發現過程中的地球科學工作”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李德生等23位地球科學工作者分享了這一榮譽。1985年,李德生作為主要完成者之一的“大慶油田高產穩產的注水開發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1964年,勝利石油會戰打響。時任勝利油田地質指揮所副指揮兼地層對比室主任的李德生,馬不停蹄,和同事們日夜攻堅,在短時間內確定了地下復雜的斷層系統,為會戰勝利打下了堅實基礎。同年底,勝坨油田橫空出世,成為勝利油田第一個主力油田。

  此后,李德生又先后到大港油田、華北油田擔任渤海灣綜合研究大隊地質顧問。1976年遼河發現西斜坡大油田,李德生被派往遼河曙光油田會戰前線,后又前往中原油田,參加科技攻關會戰……新中國成立以來,他先后參加了八次重大石油會戰。

  在這期間,李德生足跡遍及渤海灣盆地陸上和海上的主要油田,參與制定渤海灣盆地主要復式油氣藏模式及滾動勘探開發方案,推動渤海灣盆地原油年產量達5000萬噸至6000萬噸,建成我國東部第二個重要的石油產區。1985年,該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李德生是主要完成者之一。

  大量的資料數據成為李德生不斷創新技術、攻克難題的關鍵支撐。70多年來,他的工作記錄累計有數百本之多。他不止一次向身邊人說:“博聞強識,才能推陳出新?!?/p>

  做科學研究工作務必勤奮

  “做科學研究工作務必勤奮、誠信,求真務實?!痹?1月13日舉行的李德生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暨百歲誕辰紀念活動上,期頤之年的李德生在回顧百年人生時囑咐后輩學者。

  他要求自己隨時處理好兩個關系:實踐與理論的關系、學習與創新的關系。

  在他看來,要先深入實踐,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才能“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上升為符合規律的理論;要先學習前人的成果和經驗,加以總結、升華和突破,才能有自己的創新。

  1978年8月起,李德生擔任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總地質師。他十分重視對含油氣盆地構造學的研究。憑借豐富的現場經驗和大量一手數據,他提出我國含油氣盆地3種基本類型的分類方案;在渤海灣盆地研究中,他又提出了“渤海地幔柱”的概念,并將盆地內數以百計的構造帶劃分為6種復式油氣藏模式,應用到勘探開發工作中。2010年,他因“中國含油氣盆地構造學”研究方面的成就而獲得陳嘉庚地球科學獎。

  眾多創新成就讓李德生在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地學部常委。1994年8月,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授予李德生石油地質學“杰出成就獎”。李德生成為亞洲迄今唯一獲此殊榮的石油地質學家。

  90歲前,無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凜冽的冬季,他都堅持按時上下班。今年,百歲高齡的他還和學生李伯華在《地學前緣》發表論文,探討“雙碳”背景下石油地質學的理論創新與新時代能源發展多元化。

  回望來路,從上海灘到戈壁灘,距離李德生踏上西行找油之旅,已有77個年頭。他先后出版過中文專著10本、英文專著2本,在國內外地質、地球物理、油氣田開發刊物上發表文章140多篇,為國家培養了20多名石油地質領域的碩士、博士和博士后。

  因他在中國石油勘探、開發和地質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11月13日,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授予李德生“石油科學家楷?!睒s譽稱號。

 ?。ㄔd于《中國科學報》 2022-11-25 第1版 要聞)
打印 責任編輯:梁春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