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創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工作進展

“夸父一號”衛星載荷“硬X射線成像儀”首圖發布

2022-11-22 紫金山天文臺
【字體:

語音播報

[video:20221123【新聞直播間】我國首次獲得太陽硬X射線圖像]

  11月21日下午,“夸父一號”(ASO-S)載荷“硬X射線成像儀”(HXI)首圖發布會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舉行,會議同時向全國太陽物理同行網絡直播。

  “夸父一號”衛星全稱為“先進天基太陽天文臺”(ASO-S),于2022年10月9日在酒泉衛星中心成功發射。作為中國首顆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夸父一號”衛星的科學目標瞄準“一磁兩暴”,即同時觀測太陽磁場及太陽上兩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研究它們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彼此關聯,同時為空間天氣預報提供支持。作為衛星三大載荷之一的“硬X射線成像儀”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牽頭負責研制,承擔著“一磁兩暴”中觀測太陽耀斑非熱輻射的任務。

  發布會上,HXI載荷主任設計師張哲介紹了ASO-S衛星和HXI載荷的設計、研制、發射及在軌早期梗概,詳細展示了衛星入軌一個多月以來HXI載荷開展的各項在軌測試和定標工作。結果表明,HXI載荷狀態正常,各項功能性能均滿足設計指標要求,已順利投入科學觀測活動,后續將繼續配合科學需求,做好儀器功能性能的進一步優化。

  HXI載荷數據科學家蘇楊就HXI在軌觀測數據及結果進行了詳細解讀。他介紹了HXI的科學目標、性能參數、數據特點,科學團隊在發射前后的一系列數據、軟件、算法、模擬方面的準備工作,重點介紹了HXI開機以來數據的處理分析和成像結果。通過對比11月11日爆發的“雙十一”系列耀斑的HXI數據和SDO/AIA圖像,表明HXI各項功能指標達到預期目標,準直器性能、對齊精度、指向鏡數據、探測器性能、成像算法、修正算法、能量定標算法均達到理想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準直器前后1.2米距離上最難對齊的36微米節距光柵子準直器(最高分辨率達到3.2角秒)在成像中也表現突出。這說明在尚未進行光柵定標的情況下成像的優越性能已經超過HXI團隊預期,未來在進行詳細的光柵子準直器定標后預計會達到更好的成像質量。

  ASO-S衛星工程首席科學家甘為群主持發布會并表示,HXI科學團隊夜以繼日、加班加點,由于準備充分,在HXI開機的第20天“逮到”第一個M級耀斑的當晚就獲得了首幅太陽硬X射線圖像。經過多方比對并經后續觀測反復確認,這是我國首次獲得太陽硬X射線圖像,也是當下國際上地球視角唯一的太陽硬X射線像,其圖像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硬X射線成像原理與普通光學成像不同,除了精密的“光學系統”,還需要后端的成像算法等一系列的處理。今天的結果展示雖然只有幾張圖,但卻代表著0到1質的提升。希望在接下來ASO-S衛星另外兩個載荷FMG和LST首圖發布中能有新的驚喜。

  HXI觀測到的一個太陽耀斑,是一個較小的C級耀斑,發生在2022年10月22日。此圖為HXI分析軟件測試版中的耀斑光變。

  左圖展示了2022年11月11日01時發生的一個耀斑圖像,背景是SDO衛星拍攝的AIA 1700埃圖像,疊加的等值線為HXI兩個能段的成像(25-30和30-35 keV,這里的圖像尚未進行光柵定標,位置為平移對齊,但圖像和太陽自轉軸的傾角以及平臺抖動帶來的影響均已修正),可以看出經典的雙足點源結構,且其中一個在高能具有精細的雙源結構;右圖顯示了該耀斑在全日面圖像上的位置。

  HXI觀測到的2022年11月11日03時耀斑的光變(左)及成像(右)。左圖分別展示了全開探測器、背景探測器的光變和10-300 keV的動態能譜圖,右圖為峰值期間AIA 1700埃圖像和疊加的HXI 25-30 keV的硬X射線源。兩者的一致性充分說明HXI優異的成像性能和成像算法的正確性。

打印 責任編輯:任霄鵬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