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文聯科苑藝術團赴地理資源所禹城站開展慰問演出
2023-05-18
直屬機關黨委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為更好地弘揚科學家精神,弘揚“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禹城站精神,更是為了慰問長期堅守在中國科學院野外臺站的科研人員及工作人員, 5月14日,中國科學院文聯科苑藝術團會同禹城市文聯來到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禹城綜合試驗站,為工作在第一線的科技工作者進行慰問演出。
禹城站內,小麥試驗田旁,這里就是演出的場地。
整臺節目由一首地理資源所退休研究員李飛原創的詩歌《走進中科院禹城實驗站》開啟,“一代一代的科學家/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揮灑在了廣袤黃淮海/如火的青春在這里閃光/熱血在沸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四十余年從未中斷”。在朗誦者的深情演繹下,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禹城站科技為民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藝術團成員騰躍自己創編的舞蹈作品《沂蒙頌》極具山東風味;在即將豐收的麥田旁,藝術團成員與站上的干部職工一起深情演繹歌曲《風吹麥浪》;藝術團成員詹蓉用美麗的歌喉,為站上科研人員獻上了《一杯美酒》和《春天的芭蕾》兩首歌曲。
科研人員把論文寫在了祖國的大地上;而科苑藝術團成員把藝術送到了科研人員的心坎上。在本次慰問演出過程中,禹城市文聯也帶來富有當地特色的文藝節目。最后,科苑藝術團全體參演人員與現場觀眾合唱的《勘探隊員之歌》與《在希望的田野上》,將演出推向了高潮??圃匪囆g團的首次慰問演出圓滿落下帷幕。
自1979年建站以來,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禹城試驗站幾代科學家,戰鹽堿、斗風沙,在鹽堿旱澇治理、中低產田改造以及現代農業可持續高效發展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為我國北方糧食增產增收,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F如今禹城站的科學家們正聯合當地政府為德州實現大面積“噸半糧”示范區作出新貢獻。
本次活動得到中國科學院直屬機關黨委、禹城市政府、禹城市文聯的大力支持。中國科學院文聯副主席、科苑藝術團團長李靜,禹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蕾,禹城站站長李發東研究員在活動上致辭。禹城站全體科研人員、工作人員、研究生觀看了演出。
中國科學院文聯科苑藝術團集合了一批中國科學院職工及退休人員中喜愛并有獨立表演能力的各類舞臺文藝表演人員,以中國科學院“文藝輕騎兵”面目出現在院內外各類舞臺上,為弘揚科學家精神、科學精神服務,以自己的獨特方式活躍中國科學院各基層單位的文藝生活,為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工作營造良好創新文化氛圍。

演出現場

演出現場
為更好地弘揚科學家精神,弘揚“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禹城站精神,更是為了慰問長期堅守在中國科學院野外臺站的科研人員及工作人員, 5月14日,中國科學院文聯科苑藝術團會同禹城市文聯來到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禹城綜合試驗站,為工作在第一線的科技工作者進行慰問演出。
禹城站內,小麥試驗田旁,這里就是演出的場地。
整臺節目由一首地理資源所退休研究員李飛原創的詩歌《走進中科院禹城實驗站》開啟,“一代一代的科學家/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揮灑在了廣袤黃淮海/如火的青春在這里閃光/熱血在沸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四十余年從未中斷”。在朗誦者的深情演繹下,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禹城站科技為民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藝術團成員騰躍自己創編的舞蹈作品《沂蒙頌》極具山東風味;在即將豐收的麥田旁,藝術團成員與站上的干部職工一起深情演繹歌曲《風吹麥浪》;藝術團成員詹蓉用美麗的歌喉,為站上科研人員獻上了《一杯美酒》和《春天的芭蕾》兩首歌曲。
科研人員把論文寫在了祖國的大地上;而科苑藝術團成員把藝術送到了科研人員的心坎上。在本次慰問演出過程中,禹城市文聯也帶來富有當地特色的文藝節目。最后,科苑藝術團全體參演人員與現場觀眾合唱的《勘探隊員之歌》與《在希望的田野上》,將演出推向了高潮??圃匪囆g團的首次慰問演出圓滿落下帷幕。
自1979年建站以來,中國科學院地理與資源研究所禹城試驗站幾代科學家,戰鹽堿、斗風沙,在鹽堿旱澇治理、中低產田改造以及現代農業可持續高效發展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為我國北方糧食增產增收,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F如今禹城站的科學家們正聯合當地政府為德州實現大面積“噸半糧”示范區作出新貢獻。
本次活動得到中國科學院直屬機關黨委、禹城市政府、禹城市文聯的大力支持。中國科學院文聯副主席、科苑藝術團團長李靜,禹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蕾,禹城站站長李發東研究員在活動上致辭。禹城站全體科研人員、工作人員、研究生觀看了演出。
中國科學院文聯科苑藝術團集合了一批中國科學院職工及退休人員中喜愛并有獨立表演能力的各類舞臺文藝表演人員,以中國科學院“文藝輕騎兵”面目出現在院內外各類舞臺上,為弘揚科學家精神、科學精神服務,以自己的獨特方式活躍中國科學院各基層單位的文藝生活,為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工作營造良好創新文化氛圍。
演出現場
演出現場
打印
責任編輯:潘鵬